Saturday, March 30, 2013

雨天下的藍點



清明時節雨紛紛。復活節假期幾天都是雷雨交加,只有今天的雨勢小一點,就趁機完成RTI的東圈pre trip。

分段時間:
金督馳馬徑路口(CP1) - '23
大潭道(CP2) - 1'36
石澳道(CP3) - 2'15
大潭道(CP4) - 3'10
大潭水塘道路口 - 3'18
淺水灣凹 - 3'33
黃泥涌水塘(CP5)- 4'00

部分路線是閉上眼都會跑的,所以在引水道和山徑都可以保持速度。一路藍點標記挺清楚,只是在那些沒跑過的路段,一邊跑一邊找藍點就會自然慢下來。跑到龍脊附近開始下雨,上身全濕,一陣風吹過來還是不好受的。

東圈是悶多過難,尤其是一連六七公里的引水道,但auto pilot的感覺,還是挺輕鬆的。整個東圈最難的,其實是最後大概兩k的紫羅蘭山徑。山路崎嶇,天雨路滑,跑到最後體力下降,平衡力下降,加上心急沖線,一不小心給石頭拌了一交,差點沒摔倒在地上。比賽日可能還是回南天,要跑得快,但還是要小心為上。

跑完這37k覺得體力還可以,只是hamstring又緊了點。吃了四顆二寶,一根soyjoy,跟喝了300ml的水。經驗是跑得越快,補給越少。書本說的所謂運動營養,真是廢話。要是比賽日天氣跟今天差不多,水可以少帶。東圈四小時,西圈三小時,比賽日希望不用包尾吧。

跑完又冷又餓,下雨天沒人打網球,一個人佔用全個更衣室洗個熱水浴,爽。


試了新的瑜伽班,一個上完課有reading的瑜伽班。復活節用來消磨時間正好。


"What I knew for sure was that even though I was awful at it, I liked running. It was pure. It was honest. It was simple. It was just me and my feet and the road." 
- John Bingham, An Accidental Athlete: 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Middle Age

自嘲的故事要寫的好,一點都不容易。

先天身型矮小肥胖,加上比同年級同學早入學,雖然夢想成為運動員,但棒球籃球游泳什麼都玩不好。三四十歲,暴飲暴食,吸煙喝酒樣樣齊。

在一次度身量得四十寸腰圍後,決心開始做運動。43歲第一次穿著不合腳的跑鞋,只跑了8秒。但之後全馬,三鐵甚至multistage的adventure race,都去玩。

人到中年,重視的不是速度,而是完成比賽的滿足感。跑步令他更善待自己的身體。

很同意他說的一點。跑步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卻提供一個空間讓人從新的角度看事情。跑步會讓人更aware自己的情緒,那就不會讓其他人的看法影響到。

Thursday, March 28, 2013

下雨天,總掛念從前


先跑4個200m,感覺狀態一般。再走一個10k,目標45分鐘完成,結果用了46"36。說累不是累,就是提不起勁加速。

跑到第三圈開始下大雨,反正都濕透了,就把它跑完吧。好久沒試過大雨中練跑,鞋子全濕,踏在積水的跑道中,要集中精神更難。已經不算快,雨戰中跑得更慢。膝蓋這陣子都不太聽話,看來真的需要調整一下。

下著雨,吹著風,二十度還是可以很冷的。

家裏請客,弄的又會是那種大魚大肉的菜色,份量多得吃不下,餘菜連冰箱也放不下。雖然不認同,但也無可奈何。 有家歸不得,無奈。

雖然沒能力立即解決問題,要學會妥協,一步一步來。

公路賽賽季正式結束,是時候總結一下12/13賽季。

速度:跟去年比較, 10k進步了兩分鐘,半馬進步了8分鐘。多了練interval,步速快了。但速度是長跑的基礎,10k跑不快,也不用奢望半馬全馬會有什麼好成績。下一季速度還會是練習重點。

耐力:每週堅持長課,在比賽的後段明顯看到效果。但現在跑來跑去都是那些路線,有點悶。

Cross training:開始練習瑜伽,對平衡跟手腳協調都有明顯幫助。體能也多了針對性的訓練,感覺身體比去年更健康。可以的話,也想多游泳,騎單車跟趴獨木舟。

Recovery:foam roller,按摩跟瑜伽,都讓身體recover得更快,至少今年都沒受過什麼大傷。

飲食:素食的習慣,令身體更舒服,也更瞭解自己身體的變化。

訓練模式:量跟強度都增加了,習慣了一星期跑五六天,目的是慢慢儲裏數,打好基礎。下年想加一些上坡的速度訓練。

Tuesday, March 26, 2013

回南天


真正的回南天,霧中帶雨。太多念頭,跑起來也不太專心,沒太用心去注意身體的反應。17.2ktempo run,跑了1’18”13。雖然慢,但感覺身體不是太累,經過兩週比賽,肌肉只是比較緊而已。

中同A上完週日的瑜伽班後,說下一次要把中同B也帶來,想不到瑜伽班變成了跟中學同學聚舊的機會。


"Sport is an experience to be enjoyed and not feared. And life is a sport." - Michael Lardon, Finding Your Zone: Ten Core Lessons for Achieving Peak Performance in Sports and Life

既然上次沒太細心去讀,不如把書再看了一遍。部分只是那種“教人如何成功”的老調,但有好幾點不論對運動,工作還是生活的態度,還是有用的。

恐懼:恐懼是進化的產物。石器時代的人對野獸的恐懼,是生存的必須條件。但現在對射失一球罰球,或是做公開演講的恐懼,卻是沒必要的。自以為生死攸關的事,在其他人眼中根本無關痛癢。

動機:the higher the bar, the purer the motivation。如果做一件是是為了金錢,名譽或是滿足其他人的要求,一定不會做得好。因興趣,為了開心而做,成功總會自然而來。

調整心裏:Monkey mind只會虛耗精神。把憤怒想像成一塊燙手,燒的火紅的碳。不想受到傷害,就要把碳放下。把雜念當成落葉,飄落到河流中隨水而去。

Observing ego:察覺負面思想的存在,但不要被它影響自己的情緒。這概念跟打坐學的mindfulness一樣,說是容易,做起來卻難得很。

Sunday, March 24, 2013

Panasonic飛達慈善復活跑2013 - Mar 24 2013




五點起床,吃早餐,感覺昨天吃的果仁還在肚子裏沒完全消化。

起步時天陰陰,加上濕度高,自覺狀態一般,頭一兩k不敢太進取,保持4"20的速度。熱了身,試試加速到4"15。上天橋,出太陽,6k開始肚子的肌肉開始累。 8k時看表是34”32,打算保持4"15的pace,目標sub-43。但到9k已經是38"53,最後只能以43"18完成。步速是快了,但沒有耐力堅持到最後。跑得累了,就算盡力把精神集中到呼吸跟跑姿上,幫助也不大。雙腿沒力的感覺,真的很難受。

一路走回火車站,跟朋友G討論著全馬sub3那遙不可及的目標。

回來做個輕鬆的recovery run,小腿緊得要死。比賽時跑得快,精神反而非常集中。卻是慢跑時,總是想這想那,胡思亂想,該死的。

蔡東豪說毅行者是life changing的經驗,我看是把毅行者吹得太大了。比賽當日出現的參賽者,沒錯全部都是認真的,但準備足不足夠,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準備不足,為了面子勉強自己,最後只是苦了自己的身體。挑戰難度,需要勇氣。但承認自己準備不足,卻需要更大的勇氣。他說的從五方面升呢,其實培養任何運動習慣都可以達到,只是以一個比賽為目標會比較容易而已。
老人家教孫,老生常談,卻是苦口婆心。

路線:公路賽
型式:個人
價錢:$188
特色:今年改了路線,加了一些天橋隧道的斜坡,而且有多的轉折點,沒有上年在馬鞍山海濱長廊跑那麼舒服。但至少距離量度準確,比有些跑會搞的所謂10k,不夠10k也有,距離牌亂放的也有。用腳投票最實際,加上在復活節前後沒什麼大賽,這個飛達10k下年應該會在玩的。

即將上映
香港之巔挑戰賽2013 - Apr 7 2013
Round the Island Time Trial 2013 - Apr 21 2013
2XU Stairmaster Series - 2XTwins - May 24 2013

Thursday, March 21, 2013

給五年後的我


說累也不是覺得很累,但就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跑不快。不是忘了呼吸的節奏,就是忘了擺手。雖然只是5個1k,平均只能跑到4"20,比目標4”10還差得遠。之後的6k,也沒太集中精神去跑。

練跑後的瑜伽班,試了好幾個inversion跟arm balance的式子。有些做得好,有些做得差。瑜伽,原來不只是伸展那麼簡單。近來多了練習瑜伽,對自己的身體也瞭解深了。

看過 Lantau 15的賽果。去年是男子公開組第15名,今年是第10名。雖然路線不同,參賽者也不同,但看見只要跑快8分鐘,就可以躋身前三甲。看見自己在進步,就算想起那天上坡時差不多跑到要死,到今天小腿還在痛,都覺得是值得的。其實沒摔倒,沒迷路,已經可以省下兩分鐘。當然,這是馬後炮而已,努力練習才是最重要。

今天是30 days jump rope challenge的最後一天。原來要培養一個習慣真的不難。每天五分鐘,堅持連續做三十天后,它自然變成一個反射動作。好幾個小小的習慣,都是靠這方法培養過來。 跳完繩,又是時候想一想下一次玩什麼。

給自己一個期限,路,還是要走下去。


十年太久,五年已經足夠。

五年後的我,會是怎麼樣?更成熟,更世故,人生的閱歷更豐富,更清楚自己的方向,跑得更快,會有自己的家庭。

問問自己,我是朝著這些目標努力嗎?

Tuesday, March 19, 2013

春雨綿綿



連續兩週跑了75k,加上週六的比賽,屁股,大腿跟小腿的肌肉又累又緊。減哩數,用foam roller按摩,做瑜伽,讓身體恢復過來。

兩天前還是血跡斑斑的傷口,現在已經好了一大半。人的身體的自愈能力,真的很神奇。星期二的16.2k tempo run, 1’13’05完成。天氣潮濕會暖,呼吸沒那麼順暢,想快也沒力加速。右邊小腿緊的要死,跑到最後連右邊屁股都開始痛。狀態還沒有完全恢復,慢慢來吧。

“Keep going, no matter what,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 millions of times” - Marshall Ulrich, 
Running on Empty: An Ultramarathoner's Story of Love, Loss, and a Record-Setting Run Across America

一個跑步橫越美國的故事,從三藩市跑到紐約。52天跑了3063哩路,那年,Marshall Ulrich 57歲。

贏過無數的超馬比賽,也攀過世上七大高峰,Marshall發現在他的check list上,只有一項沒有完成 – Run across America。他雖然有physical endurance,卻沒有emotional endurance,尤其是處理與妻子的關係。他無法在家庭,比賽和訓練之間找到平衡,前後有過三段婚姻。三個孩子都在父母離異的環境下長大。

情緒總有崩潰的時候,但想到前人在裝備更落後,環境更惡劣之下還是同樣的撐下去。而且,他們當時是為了生活而跑。退出,根本就不是一個option。整理情緒後,Marshall還是一步一步的跑下去。

看完這本書的感覺,更覺得跑步是非常沉悶的。看Marshall的描述,雖然在旅途中有不少刺激的事,比如差點被迎面而來的車撞死,差點被人開槍打死等等。其他大部分時間,只是不停在跑,吃,睡,受傷和鬧情緒。跑步從來都是沉悶的,但只有在做這沉悶的事時,思路才會特別清晰。想自己,家人,工作,朋友。也可以胡思亂想,或是什麼都不想。跑步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有機會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事情,總是有好處的。

夢想有一天,我去一次長途的跑步旅行,每天邀請不同的朋友跟我跑一段。

Saturday, March 16, 2013

Lantau 15 - Mar 16 2013



血跡斑斑的跑衣,在肚臍位置還穿了個洞。心愛的haglofs戰衣,就這樣報銷了。

今年的 Lantau 15,跟去年的路線不同。從銀礦灣出發,經鳳徑十二段,在芝麻灣那邊繞一圈會來。主辦機構還挺有心思的,特意在出發前安排舞獅採青。一年那麼多比賽,要突圍而出,這些小節,往往就是關鍵。

出發不久就在下坡時摔了一大交,還好只是擦傷了手掌跟膝蓋。立即被好幾個人超前,爬起來,調整一下呼吸,慢慢追。一週感覺身體不是在最佳狀態,跑起來肌肉的穩定性也不多好,加上之前摔了一交,沒信心時跑得總是步步為營。4k到6k時的上坡,雖然堅持慢跑,但追不了多少。辛苦追到山頂,離前面跑手只差一步。一轉下坡路,立即被拋離。在岔路還走錯路,幸好有好心人提醒。後段都是上上落落的山徑,平路還能跑,一上斜就沒力。跟上次KOTH不同,在跑得累的時候沒有人在前面跟著跑,特別容易氣餒放鬆。只有在離開鳳徑後,最後在馬路上的衝刺一段,集中精神加速,總算拋離了後面的人。1’36完成,算是有交代了。

吃一個茄蛋飯,在體育館洗一個熱水浴,去上下午的課,又是充實的一天。

路線:以山徑為主,其他為馬路和沙灘
型式:個人
價錢:$250
特色:15k的路線,不算辛苦,中間要爬一個三百多米的山,其他上上落落的山徑是非常好跑的。路線指示非常清楚,不用怕迷路(雖然我在一個路口也走錯了,只怪自己沒留心看指示)。以一個只搞了兩三年的比賽而言,主辦機構搞得有聲有色,比賽氣氛熱鬧開心。同場有 Lantau 50和 Lantau 100,相信反應也不錯。下年會繼續玩。

Runner's World的文章,筆者看到肯亞跑手有趣的現象。他們就算是次一等的選手,也會選擇跟著帶頭的隊伍跑,能跟多久就跟多久,大不了後段放棄。勝利等於脫貧的動力,正好反映在這種反傳統的策略上。

“If you are trying to break out of crushing poverty, it is better to win one race and drop out of another ten than to finish fifth or sixth many times in races where the money only goes to the top three”

這種策略應用在工作或生活態度上,應該也合用吧。

熟悉的感覺,像看到以前的自己。問問自己,真的喜歡這樣的生活嗎?

即將上映
Panasonic 飛達慈善復活跑2013 - Mar 24 2013
香港之巔挑戰賽2013 - Apr 7 2013
Round the Island Time Trial 2013 - Apr 21 2013

Thursday, March 14, 2013

最討厭起風的日子



討厭的天氣,一道冷鋒,昨天還是t shirt短褲,今天把外套穿上還是覺得冷。寒風刺骨,喝杯熱豆漿暖身最實際。 

一整節的練習都不太集中精神。4 x 200m 跑起來提不起勁。 6 x 2k跟目標4"24 / k 要差得遠,還要越跑越慢。肌肉除了左邊的hamstring有點緊之外,也沒感到特別累。可能是一來訓練週期到了最後一周,積累的疲勞影響體力。二來今天總是思前想後,精神也不太集中。

聆聽身體的反應,星期六的比賽,還是別太進取。受傷只是進步最大的敵人。

苦惱,只因為太過固執吧。就跟跑步一樣,當不在狀態的時候,勉強去跑也沒用。身體,總會自然慢慢調整過來。

Tuesday, March 12, 2013

屁股受罪


感覺潮濕,但看一下天文台,濕度只有70。跑起來不算有力,tempo run只跑了1'18"50。屁股的肌肉尤其緊,用手指按下去痛得要死,還是要努力按摩一下。近來比較積極做瑜伽,晚上又去了上一個小時的瑜伽課。做瑜伽除了伸展之外,也可以讓自己集中呼吸,感受身體的反應。還有瑜伽可以光著腳做運動,我就很喜歡光著腳走來走去的感覺。

失業以後做的最多的是,除了跑步,就是看書,尤其是關於跑步的書。以前間中還會買書,之後發現大部分想看的書,公共圖書館都可以借得到。好吧,那乾脆就多善用圖書館的服務吧。

一直也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預測比賽的成績,Runner's World的benchmark workout,也許可以試一下。

有喇叭的Google智能鞋,看來絕對不適合跑步。跑步就是為了享受獨處和自由,愛跑多遠,就跑多遠,愛跑多快,就跑多快。科技雖然帶來方便,但也是限制。


Sunday, March 10, 2013

自討苦吃,抵死



昨天是朋友E的大婚,天公做美,在香港迪士尼酒店一片藍天之下,出席一對新人的婚宴,恭喜恭喜。

五點就起了床,先跑一跑才出發到女家。吃過午飯就進迪士尼,四五點沒事做,大部分人都在室內休息,真不明白室內的冷氣有什麼好,外面有的是舒服天然的草地。好久沒見過那麼舒服的草地,索性脫丟鞋子,光著腳,躺在草地上,享受溫暖的陽光,突然覺得這趟的人情值回票價。

一點多才回到家,雖然累,睡到七點還是自然醒過來。跑了一趟長課,肌肉不累,只是昨天吃多了果仁,肚子都是頂住頂住的。顧得肚子,就顧不了呼吸,上坡時上身也有一點不穩定。自討苦吃,抵死。一整天都是感到飽飽滯滯,吃得太飽真的不好受。

太陽有點猛,跑完手臂都結滿鹽點。出了不少汗,但跑完看看水樽,只喝了200毫升的水,中間也沒有吃過糖。看那些運動營養的書,都說運動一個小時,要喝750毫升的水,要吃30到60克的碳水化水物。身體的反應,都是因人而異吧,就像超馬跑手Dean Karnazes說的“Listen to everyone, follow no one”。

午覺差點睡過頭,結果瑜伽班遲了十五分鐘。瑜伽導師教得還挺有心機,至少一些以前不敢做的式子,在他的鼓勵下會試一下。做的到也好,做不到也好,也是對身體的一種刺激。

習慣了把繩子跟呼吸幾都放在背包裏,那隨便找一個地方都可以練。今天就在瑜伽班後去了旁邊的健身室跳繩。

明明是一個機會,卻是因為對自己能力的懷疑,而困惑的好一會兒。少點固執,順其自然,生活自然會輕鬆一點。

Thursday, March 7, 2013

Dry到爆(2)


天朗氣清,一片藍天。太陽雖然有點猛,清涼的天氣,跑起來不算辛苦。天氣乾燥,出的汗很快就蒸發了,跑完看看手臂,都是白白的鹽粒。呼吸挺順暢,只是用口吸氣時,喉嚨像刺一樣痛。想起在拉薩跑步時,也是同一種感覺。

先跑四個200k熱身,第一個慢得要死,之後才把節奏找回來。 主菜10 x 1k,頭四個走得不錯,都是4”10到4”14。後半的腿雖然不累,但總是沒勁,慢了下來變成4"16到最慢的4”19。 可能是乾燥的天氣給了身體的錯覺。本以為三個圈能用4"30輕鬆跑,跑起來才覺得累。未能達標,輕輕鬆松跑完就算。

最享受脫丟上衣,慢慢走到更衣室的一段路。

朋友A說下年要挑戰全馬,我就不以為然。今天從更衣室出來時聽見其他訓練班的人跟他們的教練說五個多小時完成全馬,還得意的說自己比賽前最長只跑過25k。不是小看其他人完成全馬的決心,而是為他們在準備不足之下,勉強用五個小時熬玩42.195公里,而感到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是多麼的不負責任。但更不負責任的,是他們的教練,明知學生準備不足,還鼓勵他們跑全馬,那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虛榮感而害了他們。

畢業那年,我也是準備不足,就去跑全馬,結果煎熬了五個小時。膝頭痛了整整兩個星期,但那時還是覺得很自豪。現在回想,卻覺得那是只為滿足自己的虛榮感。如果那時學會正確的訓練方法,現在的進步應該更多。現在學會了,長跑長有才是最重要。

跑完步的瑜伽班,把繃緊的肌肉伸展一下,特別舒服。慢慢發想瑜伽除了伸展,對肌肉的穩定性跟手腳協調,還是挺有幫助的。

為自己定下的五年跑步目標,努力。
12/13 - 半馬1:35,10k sub - 43
13/14 - 半馬1:30,10k sub - 40
14/15 - 半馬1:25,10k sub - 38,並以Mizuno金戰衣為目標
15/16 - 全馬3:10
16/17 - 全馬 sub - 3 + BQ


"No, it was too complex, yet too simple, for that. It was everything, and nothing"
- Adharanand Finn, Running with the Kenyans: Discovering the Secrets of the Fastest People on Earth

Runner's World記者Adharanand Finn為了找出肯亞跑手跑步的秘密,一家人專程從英國搬到肯亞住了半年。他們住的小城市Iten,雖然人口只有四千人,但卻盛產長跑好手。

他跟著當地跑手一起訓練,有時住在當地訓練營,吃跑手的東西,讓小孩上當地的學校,當然少不了參加當地的跑步比賽。他還組織了一隊跑步隊參加附近的Lewa Marathon,為肯亞之旅寫上句號。

其實在他之前,已經有不少科學家研究過當地的肯亞人,包括食物,天氣甚至基因,卻沒有什麼發現。Finn在自己的筆記上,也寫上肯亞人跑的快的秘密。他發現寫下的所謂秘密,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而是很多文化跟生活上的習慣,令Iten變成肯亞長跑好手的產地。

在Iten的肯亞小孩,很多需要跑步上學。每天跑十多二十公里,十幾歲打穩了之後成為跑手的基礎。高海拔,簡單沉悶的訓練,每天就是跑吃睡,加上營養豐富的本土食物,也令肯亞跑手有充足的休息,以應付高強度的訓練。經濟上,跑步可以令他們脫貧,也加強了他們對訓練的集中和勝利的渴求。跑手就算贏了海外比賽得到豐富獎金,他們還會選擇住在簡陋的訓練營。因為他們知道當地的競爭有多激烈,只要稍微鬆弛,就會比其他人超前。

反而,西方發達國家的選擇多。職業運動員卻是投資高,風險高的職業。一份安安穩穩的職業,雖然不足以發達,但總算可以養活自己。

住了半年卻沒發現什麼真正的秘密,Finn除了認識了一群好朋友之外,他自己卻變成了Sub-3跑手。

經常看到很多研究分析跑步的姿勢,裝備,飲食。看得太多專業的資訊,反而胡鬧視聽。跑步其實可以簡單一點吧。



相關文章:
我在肯亞的跑步旅行(上)
Moneyball:長跑霸權的秘密

Tuesday, March 5, 2013

Dry到爆



以下是一段天氣報告,溫度16度,相對濕度40%,紅色火災危險警告訊號現正生效。春天,但不是回南天,乾燥總比潮濕好,跑起來也特別舒服。太陽開始刺眼,春夏天跑步,又是另一種滋味。

17.1k的tempo run,1’15”53完成。開始時還挺有力的,跑到中段四頭肌開始累,最後幾圈速度只能維持。腳步感覺不算輕,手臂跟腰跑到最後也開始累。

跟朋友K去試了Soland的午餐,簡單的湯,豐富的素菜配飯跟飲料,值得再去。畢竟是沒蛋沒奶的Vegan餐廳,也不是適合每個人的口味,份量對一些人來說也可能不夠。但我就覺得吃得太多,總是覺得累累的。吃少一點,精神反而更好。

昨天經過Overlander,五指鞋都有八折。TreksportKMD Sport都好像不錯,但現在的那一雙真是非常耐用,還是遲一些才算吧。

從綠色力量拿了一個沙漏。五分鐘沐浴,響應環保。

打開衣櫃,第一個感覺竟然是陌生。有些事放下得太久,印象就會慢慢褪色。

Saturday, March 2, 2013

沒有藍天,只有藍點



突然又轉冷,起風加上毛毛細雨。已經三月,才只有十五度,玩死人。

Round the Island是AVOHK搞的越野賽,全長64k,分為個人賽跟接力賽。路線以黃泥涌峽道為中心,向東向西兩圈像一個8字。單數年先順時針跑東圈,後接順時針跑西圈。雙數年先逆時針跑東圈,再逆時針跑西圈。比較有趣的這是一個time trial,參賽者可以選擇合適的出發時間。終點只在下午兩點到四點開放,意思是就算兩點前回到終點也只會算下午兩點完成。所以參賽者需要根據自己的速度,選擇出發時間。第一年玩,志在完成,今年就跟朋友C參加了接力賽。

在黃泥涌峽道中石化油站開始,接深水灣道到南風道。跑了一段馬路上金夫人馳馬徑,跟著引水道跑到香港仔上水塘堤壩。又來一大段引水道後爬上階梯,之後到扶薄林水塘的路,基本上是在跑港島徑第一段。不用上山頂,就跟著山路跑到克頓道。直到見到旭龢消防局,再順寶珊道跑到尾。之後是一段泥路小徑,總之就跟著藍點跑。從小徑出來,到了地利根德里跟山頂道的交界,就順著地利根德里跑到尾。在梅道過馬路,經過一小段的高化利徑到浦賢徑。下坡到底,橫過馬己仙峽道,入了寶雲道就是4k的平路。最後衝上黃泥涌峽道的長命斜,回到中石化油站就完成了。

今天就試了這個西圈,找路和迷路花了一些時間,跟著藍點跑跑跑,27k的西圈,2’50完成。8小時之內完成,也許有希望。

天氣冷冷的,跑起來也挺舒服。中途已經開始慢慢把多餘的水倒掉,補給不需要很多,一路就吃了兩顆得力素。路也是好跑的,引水道,泥路,階梯樣樣齊。路線的設計還挺有心思。就算是港島,很多地方只是聽過名字,卻從來沒去過。喜歡跑步,就是喜歡雙腳會把我帶到沒去過的地方。

自覺跑步時的穩定性挺高了,就算是凹凸不平的山路,也能輕步的跑過。Cross training的效果,有時候真是意想不到。最後1k的上坡,還有力衝上去。先練速度,耐力自然來。

讀過這篇文章,以後捐血,可以只捐血漿嗎?

參考文章:
AVOHK Round the Island 環島跑線